水稻集中育秧
1、水稻集中育秧概念
所谓水稻集中育秧,即以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育(插)秧专业户、基层组织等为主体,以控制水稻直播、遏制耕地抛荒、推进“单改双”和提高水稻单产为目标,按照“行政推动、市场带动、补贴促动”运行机制,组织一定范围内农户采取统一、集中的方式进行水稻育秧。
2、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的目的和意义
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控制水稻直播;二是有利于恢复和扩大双季稻面积;三是有利于推广育秧新技术;四是有利于解决劳动力短缺和节约成本;五是有利于提高水稻单产;六是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
3、水稻集中育秧主体选择
水稻集中育秧主体是集中育秧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应选择群众基础好、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育(机插)专业户、粮食加工企业等作为集中育秧主体。其中种粮是首选,原因一是自身有需求;二是可有效控制直播和压单扩双;三是示范影响大。乡镇村组等基层组织充当集中育秧主体,虽然行政推动力度大,发动和落实起来快,容易完成示范任务,在早稻集中育秧示范推广初期,是较好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主体形式。但缺点是育秧行政成本高,农户依赖性强,不利于集中育秧的市场化和早稻集中育秧的可待续发展。
4、目前集中育秧组织方式
水稻集中育秧基本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育秧主体组织并全程负责,为无劳力 户或不愿意育秧的农户培育水稻秧苗,农户不参与育秧过程,按协议价购买秧苗。第二种是由育秧主体组织,农户参与部分育秧活动,并提供软盘、地膜等部分育秧物资。两种形式也可结合运用。
5、水稻集中育秧推广的主要育秧方式
水稻集中育秧主要以软盘抛秧和机插秧为主。软盘抛秧省工、省本和劳动强度轻,是水稻集中育秧的主要类型。机械插秧节省劳力,生产效率高,是水稻集中育秧及轻简栽培的发展方向。今后,湿润洗插秧将逐步被淘汰。
6、要科学布局水稻集中育秧点
水稻集中育秧点要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以“方便群众、规避风险”为原则,一组或多组联合设立集中育秧点,每个集中育秧点,软盘抛秧的秧田面积以3~20亩为宜,机插秧以1~10亩为宜,以便于统一管理和农户取秧、运秧,以降低育秧风险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