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富田镇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全镇城乡可持续发展,都市田园风光休闲带为纽带,建设秀美富田,按照上级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1、地理及气候情况
富田镇位于青原区东南部,地处东经115°14`,北纬26°40`之间。南北宽10公里,东西长21.6公里,境东与东固交界,南接泰和县,西与新圩连接,北面与吉水县毗邻。全镇总土地面积216平方公里。地势东高两低,最高山峰海拔528米,最低海拔80.4米。主要以山地、丘陵、岗地平原为主,山地占76%,丘陵占24%。境内土壤主要有如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甸土、紫色土、和水稻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全镇森林覆盖率为82%。
富田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在17.8℃——19.1℃之间,年平均无霜期300天,年平均无雪期340天,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2、社会经济状况
富田镇辖区内有20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共有216个村小组8244户,33253个人,名族较单一,大部分是汉族,有少量是畲族人口。全镇耕地面积3686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经济来源。乡镇企业主要有工业硅、木制品厂等13家等,国内生产总值为1.2亿元,人均年收入6491元。
全镇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林面积26.4万亩,山林覆盖面积92%,其公益林14万亩,集体林12万亩,个体林4000亩,年产各种木材5000立方米,年产松脂1000吨,还出产毛竹、茶叶、茶油、野生滕椅等。野生动物以野猪、野牛、野羊、野兔为主,豹、狼、鹿、獐也伴有出现,估计在28种以上,蛇类为五步蛇、青竹蛇、白花蛇等30多个品种,鸟类有喜鹊、乌鸦、八哥、斑鸠等20多个品种,矿产资源目前已查明有金矿、铁矿、煤太、盐矿、石灰石等。
二、基本条件
1、水资源要素
富田全镇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89.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1970.1毫米,最小为945.2毫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雨量75%,最大一日降雨量为179.1毫米,时间为1969年8月9日。
区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富水河,其中发源于兴国县的荷塘乡和永丰县的龙岗乡,注入白云山水库。在我镇内流经富田、匡家、陂下、奁田、王田、江背、杨渡、云楼、下厅、草坪、高庄、山中等12个村委会进入新圩境内。全长40多公里。同时还有木湖小溪,发源于本镇内的观音岩和九寸岑。流经木湖、富田而汇入富水河,全长11公里。花岩小溪,发源于本镇的前家奄和安仁山流经花岩、北坑、富田而汇入富水河,全长约18公里。江背小溪发源于本镇的水口、龙会流经水口、龙会、江背而汇入富水河全长约10公里。
流域内河槽调蓄能力低,常常因暴雨导致山洪突发。洪水过程涨陡落,峰高体瘦,洪峰出现一般在最大雨强后1个小时。洪水最早出现在三月份,大洪水大部分出现在四至六月。
富田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峰峦起伏、山青水秀、树木葱茏,水库和河流整体水质较好。
镇内拥有全市最大的大型水库白云山水库,总库容量1.06亿立方米,拥一、二、三级水力发电站,平均年发电总量8000万度,有小(一)型水库二座,小(二)型水库四座,山塘水库66座,大小鱼塘1200余口。这些水利设施为加强水资源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近三年,无重大水事纠纷以及违法采砂、水污染事件。
2、范围
富田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生态镇,红色、古色、绿色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富田古镇,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此出生成长,史学家罗泌、袁升平等7位开国将军在此孕育。古镇文化悠久,自唐宋以来,富田街取代柳塘街,繁盛一时。现今有明清时期大大小小的祠堂一千余座保存完整,散布于古镇之中。在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匡家崇孝堂曾作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江南第一祠”王家诚敬堂则是红四军总部旧址,毛泽东同志曾在此指挥作战生活。陂下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称、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其宗祠敦仁堂是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富田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较好,2001年青东公路柏油路修建完成,2012年又对青东公路(青东公路属省道)进行了改造,拓展了富田与外界接触的空间,沟通了西至吉安火车站,东至兴国、赣州的交通干线,成为青原区农业、工业、旅游、招商、资源开发的一个新的亮点。富田镇市场经营历史悠久,宋初就已形成早间集市。目前已有二大集市,即富田集市和新安集市,圩镇面积2.6个平方公里,农贸市场2个,工商店铺82座,私营店118座,两个圩镇都在农历的双日当圩,平均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新安农贸市场,自2002年撤乡设镇后,进行大规模的新址建设,新址在青东公路旁,有三层的店铺楼面36套,钢架商棚2座,可容纳2000人市容场地。境内生态优美、资源丰富、蕴有丰富的森林和毛竹资源,盛产茶油、竹笋、松脂等大量农副产品。
3、水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
高标准编制了百强镇建设规划,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
三、保障体系
1、组织机构
把创建生态水文明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各驻村干部、村书记为成员的富田镇创建水生态文明镇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了专门的水生态建设机构,配置了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确保工作按时完成要求各村开展一项活动,即每个村组织村民开展村庄内外的环境卫生大扫除。主要的整治范围是村庄内外垃圾死角、青东公路沿线两旁白色垃圾和客车候车亭垃圾广告、村庄入口垃圾、河流和水塘的白色漂浮垃圾、村庄路面卫生、拆除废旧牛栏和厕所。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镇、村建立垃圾清运和日常清扫保洁管理制度。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挺进,农村面貌有新变化。按照村庄“三清四净”,水泥硬化道路通村进组,村庄、庭院绿化美化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因地制宜的对农村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同时,青东公路沿线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景观带,富田、匡家、陂下古村连片实行镇村联动建设、通过环境整治、整体开发保护、美化亮化、突出景观特色,集旅游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整体示范功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景观带向纵深挺进。这些示范点均按高标准的要求,以改路、改水、改厕入口、拆除空心房、危旧房、附属房、露天坑厕等整治,对村庄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很好的改善了人居环境。
3、乡镇水务站及防汛办公室建设
① 机构设置:单独成立乡镇水务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明确职能。
② 人员编制:富田镇现有在编制水利员3人,均为水利专业技术人员。
③ 落实经费:人员经费、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乡镇预算,公益性业务经费不低于2万元。
④ 能力建设:有固定办公场所或值班室,面积为30平方米;配置了办公桌椅、资料柜等;配置了计算机(接通互联网)、电话机、传真机、打印复印一体机、摄照一体机等,办公设备齐全;组建了200人以上的防汛抢险队伍,随时参加防汛抢险工作;防汛抗旱物资及仓库配备齐全。一是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依法明确和细化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防汛抗旱责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建立。二是建立了有力有效的保障体系。组建了抢险队伍,加强了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强化了抗旱设施设备管理。加强了灾情信息员、水库管理员、山洪灾害预警员等基层队伍,镇防办和水务站能力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加大了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保障力度,加强了重点地段、重点工程,尤其是存在隐患的水库、山塘、防洪堤、地质灾害隐患点抢险物资的储备。三是建立了严格可行的制度体系。党委、政府印发了全镇防汛、抗旱、山洪灾害、水库抢险等应急预案,各村组在修订完善预案时,进一步细化了人员安全紧急转移的路线、安置方案等内容。在建涉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均积极组织力量,编制完善了应急度汛预案(方案)。四是建立了现代高效的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引进更新防汛抗旱应用科学技术、防汛抗旱信息报送系统、计算机网络、防汛预警系 统等设施。
⑤ 运行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健全。汛期制定防汛值班、圩堤及小型水库巡查报讯、信息报送等制度,编制了防汛抗旱、专项抢险、人员转移等预案以及其他资料。
4、水库、堤防安全员
已全部按规定足额配置。
5、取水、排污管理
境内所有取水口均符合照国家饮用水标准取水。所有排污口均按国家标准排放。
6、水土保持监管
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保护政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严格审批。
四、水工程安全体系
1、水库、山塘工程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策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倾向。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兴农村水利建设,通过实施水利建设年活动、水利建设三年决策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掀起水利建设等高潮。水利项目建设,成绩突出,主要完成了猫儿下水库、花岩水库、石头背水库、约坑水库、大东坑水库、车家塘水库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任务,总投资达1500多万元,小(二)型以上重点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于2014年前全部完成,其他山塘水库的整治工作也将纳入规划,争取三年内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目前,全镇范围内的水库面貌较好,坝面、坝体整洁,管理完美,库内水质基本维持在III类以上,水质清澈,水库管理主体明晰,管理维护效果较好,坝体整洁,工程安全。
2、堤防工程
境内主要堤防有新安河堤、王田河堤、富田河堤,投资500多万元的富田河堤基本完工,效果十分明显,堤面美观洁净,与周边的古村群、圩镇开发区、及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景观园。其他河堤堤面整洁、无杂物,新安河堤、王田河堤目前也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有望在近两年内实施河提护岸,堤防的建设为富田的水生态建设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将为富田的旅游发展和都市田园风光带建设增添了新动力。
3、排涝工程
目前境内大的排涝工程主要由2座。工程主要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保护耕地0.6万亩,人口约为0.8万人,排涝工程由于标准低,设备老化等原因,有时不能正常运行,不能满足现在排涝的需求,目前也在积极向上争取解决,排涝区及附属工程面貌整洁,水库畅通,工程安全。
4、农田灌排工程
近年来,实施了富田、陂下、奁田、坪田、云楼、下厅,8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总投资1000多万元,目前正在抓紧实施横坑、王田、江背等2000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有望年内完成。2012年至2014年实施小农水重点建设县项目,分别对全镇14个村委会的万亩农田灌排渠道进行了节水硬化建设,总投资5000多万元,加上部分村集资投劳完成了1000多亩农田渠道建设,总投资100多万元。全镇农田灌排渠道完整、畅通、美观。农田的灌排率大大提高,有效解决了农田最后一公里的灌排问题。
5、农村自然水工程
通过近些年来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农村的饮水状况大大改善,圩镇集中供水设施2013年已完成,王田、云楼、富田、匡家等饮水工程已完工,解决了20000多人的饮用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还少数村饮水工程在争取项目资金,有望在1年内全部完工,实现自然水覆盖率95%以上。
五、水环境建设体系
1、水景观工程
完成了富田圩镇街道工程改造建设,道路硬化、拓宽、白改黑、绿化、立面改造、排水沟改造已全部完成。改变了圩镇脏、乱、陈旧的状况,目前,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圩镇水塔供水管网建设也全部完成。安全供水效益大大提高,改善了人居环境,集镇附近的富水河浆砌块石护岸河堤工程也全部完工,围绕河堤两岸,建设了生态公园、新市场,古村落群保护性的整体开发项目,完善了娱乐、休闲场所建设,公共场地的绿化、美化、亮化等创造性工程项目。加上连接两岸的天祥景观桥工程和宽阔、整洁、靓丽的富田街道,白云山水库风光,清澈的富水河,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构成了一副完美、靓丽、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图,它将为富田的旅游业发展和都市田园风光带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2、镇村水环境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都市田园休闲风光带的大力推进,我镇加快了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特别是水环境的整治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了青东公路的美丽乡村建设,富田、匡家、陂下古村新镇建设,通过以点带线盖面,整体铺开全镇的环境整治,使全镇的水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同时,也加强了堤防工程监管和保护,以及门塘清洁、沟渠水系的管理。确保了圩镇范围内的江河水系畅通,活水长流、门塘清洁、沟渠水系连通,村庄村塘面貌较好,水质清澈、岸坡整洁。
3、水土流失治理
完善保障体系,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办公能力建设,强化水土保持监管,确保全镇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60%以上。
4、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
近年来,按照“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设要求,圩镇区域的居民都全部用上集中供水工程的自然水,境内三分之二的居民都用上了安全达标的自来水和地下水,其饮用水水源地水量、水质满足饮水安全要求,规定了水源保护区并设置警示标示,保护区不存在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的设施或活动;境内供水工程水源水库将取缔施肥养鱼,实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
5、水污染治理
水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提倡治污减排,对圩镇范围内的工业硅厂、砖瓦厂等相关污染企业进行了关停,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实施镇集中污水处理措施,积极开展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加强圩镇绿化、美化、亮化等项目建设。新建花坛30余个,草坪绿化20000多平方米,新植樟树800余棵,新铺设道路两旁吸水砖10000余平方米。
进一步加强农村污水及垃圾处理,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建设,带动全镇的污水垃圾处理,在村民相集中的居住点,有针对性的摆设垃圾桶,建设垃圾池、使全镇各个村内的环境清洁、河塘、水渠畅通、活水长流、门塘无污、
六、水文化指标体系
1、水法、节水意识
加大水文化宣传力度,让水法、节水意识、水生态文明、水文化知识渗入千家万户。同时,镇政府出台鼓励节约用水的相关政策措施,让群众对水法、节水有关内容知晓率90%以上。
2、水生态文明传播
通过典型示范,多种方式教育,提升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认可。
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意见和建议反映渠道畅通,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参与积极性高。
3、水文化宣传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较大规模有关水法、节水、护水有关标识、宣传语。镇中心学校及集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节水、水文化有关宣传活动。
七、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各部门对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水利改革的具体要求,把生态文明融入水利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金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和水安全保障,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生态文明水平。
八、目标任务
富田镇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富田”为总目标,以满足全镇饮水安全为基础,以水生态景观建设为补充,营造防供结合、河库畅通、水清岸洁、山青水绿的山水格局。
九、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快我镇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步伐,特实行“统一领导、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雩田镇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彭汾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罗红艳 党委副书记
谢家钰 武装部长
肖永欢 宣传委员
杨小斌 副镇长
罗声勃 维稳信息督察员
成 员:王用铣 财政所所长
王秋发 水务站站长
唐 凌 经管站负责人、党政办负责人
李惠香 规划所所长
朱克瑜 国土所所长
温彩新 林业工作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肖永欢兼任主任, 唐 凌、 王秋发、曹桃芳为成员。办公室设镇水务站。镇、村两级都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镇、村两级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把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各项任务指标,把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落实到村组和相关责任人。
2、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与社会的行动计划,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有效整合资源,形式工作合力,提供建设各项保障。充分认识到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水生态文明视为生态文明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列入我镇重要工作日程。
3、加强宣传,强化协调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范围大,部门多,要加强协作协调,增强工作效能,各村组要在镇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加强上下联动,狠抓工作落实,保证任务完成。
4、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积极组织、扎实有效的推进雩田镇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建设秀美和谐的美丽富田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