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陂镇于1984年由当时吉安县新圩公社分设成立。2001年,由于吉安市行政区划调整,现属吉安市青原区管辖,位于青原区中部、富水河两岸,距中心城区28公里,东与吉水县毗邻,西与泰和县接壤,南面和北面分别与我区的新圩镇、值夏镇相连,总面积50.2平方公里,全镇耕地1.57万亩,其中水田14340亩,旱地225亩,有林地3.07万亩,用材林3817亩。全镇现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6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7372人,非农人口3628人。圩镇商贸繁荣,现有个体工商户200余户,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
2012年1月6日文陂乡撤乡设立文陂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立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农业稳镇”战略,使文陂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跨跃。
1、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在圩镇和镇主干道、景区新安装百余盏路灯,结束了文陂成立以来30年没有路灯的历史,并加强了城镇的亮化、美化、净化,建垃圾中转站,村村设置垃圾箱,建绿化道等。规划六个项目,加快文陂大桥建设进度和芗城山旅游公路的建设,完善渼陂安置小区附属设施建设;开办一所公办幼儿园;加大教育力度提升教育质量;新建独立办公的文山居委会,集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为一体的现代化居委会。
2、重点项目建设多。总投资4500多万元启动了文陂镇便民服务中心、翰林路、渼陂农民安置小区、文陂派出所、千吨万人安全饮水和垃圾中转站等六个重点工程建设,其中便民服务中心、圩镇垃圾中转站已竣工使用,其他项目顺利推进。今年的古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古村游步道建设,万寿宫复建,芗城山旅游公路等重大项目在稳步推进。
3、招商引资力度大。一是广泛收集招商信息200余条。二是引进四家工业企业落户新工业园。即上海客商黄喜得先生创办吉安市金皇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太阳能自动充电箱包等产品,总投资1.2亿元,预计年创税120万元,已购电子城15号厂房和宿舍一栋);台湾客商林金旺先生创办吉安市金吉成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防雷电子系列产品,投资350万美元,已进外资25万美元);台湾客商蔡明道先生创办吉安市联领饰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灯饰、电子书套等电子产品,总投资600万美元);广东客商匡仁峰新办吉安市卓浩服装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服装及配件,总投资约6000万元)。今后将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照明、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区主导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发展、城市经济、农业产业、文化创意、基础设施等拓展领域,主动出击,靠前战斗,力争引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或项目。
4、景区创建工作实。制定文陂镇渼陂古村景区详细发展规划,加大渼陂古村提升改造力度,全力抓好渼陂古村创5A级景区主体项目的硬件设施工程;继续跟进村史馆和二七会议纪念馆的陈展布展工作,重点加快对万寿宫、振翰学舍、敬德书院、文昌阁、义仓、贞洁牌坊等景点的修建重建工作。明确旅游宣传营销方向。做好渼陂彩辇和烟花傀儡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工作,整理和完善史料文献;以“下元宵”节为载体,充实和突破原有节目内容,积极举办更多场次的民俗文化活动;加强渼陂古村的宣传和推介;跟进并完成“渼陂古村”商标注册工作;加强景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进一步洽谈探索旅游发展方向。
5、农业农村、民生和社会事业举措好。投资120余万元完成了光荣敬老院紫瑶楼及院内建筑庐陵文化改造。镜湖小康示范村完成建设,完成早稻栽种面积13600亩。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农田水利、一大四小等工程正在抢抓时间建设,新农合、计划生育、安全稳定等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6、党建工作旗帜明。圆满完成了镇镇换届、村级换届工作,加强了党组织阵地化建设,全镇90%的村委会新(扩)建了村部,“创先争优”、“三民创建”、“党员义工”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进行“回头看”,深入整改落实,规范新建沙湾村、大贤村等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运行流程,积极扶持基础较好的小水村高标准建设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统一规范各村党务村务公开栏、文化活动场所、办公室布置标准,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地办事。继续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再教育,坚持站点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全镇人才档案,切实关心全镇各类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文陂镇曾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我党历史上着名的“二·七”会议就是在此召开的。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渼陂古村就座落在镇政府所有地,她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红色、古色、绿色”交相辉映,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文化观赏价值,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和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渼陂古村已成为“大井冈”旅游圈上一颗新升的明珠,正向世人,展示其“文武合一、耕读合一、官通合一、红古合一、村街合一”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