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从秧苗期到抽穗期都可发病,以苗期和分蘖期最易感染,且较重。病株矮缩,叶色浓绿,叶质粗硬,在叶背、叶鞘和茎杆的脉纹上有不规则的短线状蜡白色隆起,后变黑褐色。病叶基部叶脉常弯曲,使叶片略显纵皱。苗期发病,病株多枯死;分蘖期发病,少数病株能抽出短小、包颈、不实的病穗;抽穗期发病,病株剑叶较短阔,常呈包颈穗,结实少,茎基部一二节维管束局部突起如瘤,手摸有粗糙感。我乡从2004年开始就有黑条矮缩病发生,以汕优46、隆平305、特优158、II优838发生较重。2007年全乡中、晚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0.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0%,为害重的田块蔸发病率达50%以上,一般为4—10%。针对上述病情,我乡采取了农业防控、治虫预防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水稻黑条矮缩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1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病品种。凡上年发生黑条矮缩病的品种坚决淘汰,选用抗病品种。
1.2 秧田宜选择上年没有发生黑条矮缩病的地方且远离发病区的田块做秧田。以减少带毒昆虫迁入秧田传毒的机会。
1.3 结合积肥清除田边杂草,压低虫源基数。大田实行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改进栽培技术,适当调整播种移栽期和提高密植程度。
1.4 移栽后发现病株(丛)及时拔除就地掩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出一半分蘖或将储备秧苗移栽在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中,并适当加施速效肥,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
2治虫预防
2.1做好秧田及四周杂草上传毒昆虫的防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种植地区,应在播种前及时清除秧田及四周的禾本科杂草,并且做好四周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上的飞虱防治,将传毒飞虱杀灭在毒源地,阻断迁移其传病。
2.2 做好种子药剂处理。用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20克1500倍液浸种或25%使百克EC2000倍液加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20克浸种(按常规方法操作)。以杀死种子上的各种病菌,增强种子的抗病活力。
2.3 药剂拌种预防灰飞虱。在种子催芽露白后每公斤干种子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药剂直接与种子拌匀,待药液充分吸收后即可播种。此法保护秧田期秧苗不受灰飞虱为害。
2.4 做好秧苗和禾苗移栽初期灰飞虱防治。在秧苗2-7叶期和大田禾苗移栽初期,应持续做好灰飞虱防治,秧田每隔3-5天防治1次,大田初期防治1—2次。
2.5 改单家独户防治为群防统治,做好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防治,确保全区域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3化学防治
3.1 秧苗二叶一心期。亩用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20克加绿亨6号40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移栽后10天左右再喷一次,可有效预防黑条矮病的发生。
3.2 移栽后7—10天,亩用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20克加绿亨6号40克或72%12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3—4天后再喷一次防效可达98%以上。
3.3 移栽后15—30天,亩用奇因植物基因活化剂20克加绿亨6号40克或72%12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克对水30—45公斤喷雾,隔3—4天后再喷一次,能有效控制黑条矮病的蔓延和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