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崇尚节俭的思想观念。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强化制度管理意识、财经纪律意识,牢固树立节约型政府理念,大力扬弘艰苦奋斗精神。要注重领导干部的言教和身教,带头执行制度,模范遵守纪律,严把审批关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要面向社会大力开展文明倡导行动,真正构建“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公民道德价值观,引领崇尚节俭、厉行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强大的正向社会舆论场。
2、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操作性强的制度办法。一是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接待制度。要与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整体保持和谐统一,接待工作要节俭、务实、廉洁,提倡自助餐和分餐制,实行对等、对口接待,减少不必要的陪同人员,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二是按照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推行公车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费用高的问题。对保留公车的单位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逐步推行“定点加油,一车一卡”制度,完善派车登记和油耗考核登记制度,实行“节约奖励、超标罚款”的办法,强化节油意识。三是要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考察报批制度,禁止以私人名义出国(境),将费用转嫁到二级单位和工作对象。
3、强化预算管理,严肃经费收支的财经纪律。财政部门要更加科学地做好部门预算,本着厉行节约、切合实际、保障运转的原则安排“三公”经费预算,细化对各单位的预算批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使预算的操作性更强,真正发挥对部门的刚性约束。同时严把财务审核报销关,严格审核报销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等,进一步加强支出明细核算。
4、加大公开力度,完善常态化的公示制度。强化各单位公开行政成本的力度,尤其是老百姓关心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须详细分类列出,逐笔逐项定期公开,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定期对各单位“三公”经费开支情况进行公开通报,促使各单位加强自我约束。
5、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厉行节约的自觉养成。一是要构建“三公”经费管理责任体系。推行“三公”经费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党内外监督,除了发挥人大常委会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外,特别发挥审计监督的力量,让“三公”经费不当支出的猫腻无处遁形;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各单位“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作跟踪报道,使其置身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三是要在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将控制同城吃请、超标准接待、工作日中午饮酒,车辆违规超编配置、超标准配置、公车私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等情况纳入纪检监察机关再监督重点,开展经常性的明察暗访,加大违纪违规行为的曝光、追责、问责力度,长期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阜田财政所
袁名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