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安市委 吉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意见
(2015年3月13日)
2014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实施农村改革、老乡工程、美丽乡村、扶贫攻坚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五大工程”,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提速升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压舱石”,着力富民产业、着力美丽乡村、着力扶贫攻坚、着力改革创新,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美丽乡村上迈出新步伐,在扶贫攻坚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升级提质增效,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主要目标是:实现粮食总产82亿斤,六大富民产业新增面积39万亩,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
一、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1.坚定不移壮大富民产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强粮食购销流通,确保粮食播面960万亩,确保种粮效益。积极推进井冈蜜柚等富民产业发展,突出重点区域,优化产业布局。井冈蜜柚重点布局在吉泰走廊的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吉安县、泰和县以及永新县、安福县、万安县,实施“四个一”工程,每个县(区)建一个有机肥厂、一个政府主导的育苗基地、一个精品园、一支专业队伍,推广脱毒育苗和标准化生产;茶叶产业重点布局在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永丰县;烟叶产业重点布局在安福县、峡江县、永丰县、泰和县、万安县;毛竹产业重点布局在永丰县、泰和县、遂川县、井冈山市、万安县、安福县。各地要按照产业布局集中力量推进富民产业带状、块状发展,力争新增井冈蜜柚13万亩、蔬菜2万亩、有机茶叶3万亩、珍贵楠木6万亩、高产油茶5万亩、竹木花卉10万亩,烟叶种植11万亩。各地在抓好六大富民产业的同时,立足资源禀赋,振兴发展新干红桔、泰和乌鸡、安福火腿、遂川板鸭和金桔、横江葡萄、峡江翠冠梨等本土产业,打造一村一品。
2.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农业大开放的主战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整合涉农资金,创新金融支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精致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引领示范带动农民发展产业。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围绕“全省一流,国家水平”的总目标,进一步开放搞活,完善基础建设,创新运行机制,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区、科技孵化中心、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北区封园管理,实现“三年成气候”目标。各县(市、区)园区要加快主体培育和产业发展,突出1-2个主导产业,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每个园区引进农业企业2家以上,吸引社会资本1000万元以上,完成基础建设投入1500万元以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紧紧围绕中心城区“两带一区”规划,抓好城西片区和青东线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区)建设,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和吉州、青原现代农业示范园集中布局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旅结合”。积极推动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与台湾农业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对接合作,争创国家级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以园区为平台,在良种良法、农民培训、科研创新、产业升级、多元投入上下功夫,把现代农业的组织方式、产业体系、价值链条引入移植进园区,形成示范引领,真正让农民“拿得到良种、受得到培训、学得到良法、看得到希望”。
3.更加扎实地推进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坚持以百姓情怀抓富民产业,将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模式延伸到各类产业,免费为群众提供苗木和技术服务,引导发展对路产业,力争全年新增“老乡工程”5万户。把“老乡工程”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结合村庄绿化,引导广大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荒山荒坡发展富民产业,每个县(市、区)建立一批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强化“老乡工程”后续管理和技术服务,实行农技人员分片包干制度,每个产业建立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加强跟踪服务,确保建一片成一片。
4.狠抓农产品精深加工。始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紧紧抓住工商资本向农业领域进军的机遇,瞄准一些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定点、定向招商,年内每个县(市、区)引进1个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各地重点围绕井冈蜜柚等六大富民产业以及粮食、畜禽、林产等优势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做精蜜柚、乌鸡、茶叶加工,打造粮食、畜禽、林产加工3大百亿产业集群。
5.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整体推进永丰县、泰和县和吉安县农产品电商试点,其它县(市、区)各选择1-2个品牌农产品和2-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电商模式试点。以返乡创业大学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重点,大力培育电商经营管理人才。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开展地方淘宝特色馆、电子商务专业村建设试点,积极与淘宝网对接筹建“特色中国·吉安馆”,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建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打造网上交易平台,提供农产品电商服务。加强特色农产品与电商企业对接,探索建立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通道。加强农产品冷链系统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快递下乡,建设适应农产品电商特点的包装、仓储、快递等物流配送体系。
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向“人的新农村”迈进
6.聚力打造精品示范。坚持“五美”内涵和标准、“八不八多”、“引农上坡”等理念和要求,按照
“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工作思路,统筹安排865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巩固高速、国道、省道沿线示范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县级以上主要交通干道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在全市筛选50个人口规模较大、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全、与周边村庄联系紧密、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实施整村推进,实行“一次定点、一次性规划、两年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每个县(市、区)选择1-2个中心村点开展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试点,探索污水处理“生态疗法”和农村垃圾有机、无机就地分类处理模式,力争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设成为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的精品示范点。每个县(市、区)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规划建设一批“引农上坡”示范点。注重农业文明和庐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好古村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性建设,整合闲置资源统筹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体现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品味,做到各美其美。
7.着力提升镇村联动建设。坚持集镇联中心村、中心村带自然村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提升镇村联动建设。在初步完成乡镇集镇庐陵风格改造和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选择3个乡镇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着力抓好一个客运站、一所示范幼儿园、一所卫生院、一个自来水厂、一条商贸街、一个产业聚集区、一处绿地公园、一个健身广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套完整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十个一”建设,加快实现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街坊美化、环境绿化、产业强化、商贸繁化、服务优化、管理细化、生活现代化“十化”目标。扩权强镇试点镇、吉泰走廊卫星镇两年内率先完成“十个一”建设和“十化”改造,提升集聚辐射能力。加大农村建房管控,坚持一户一宅,严格审批程序,切实规范农民建房,
8.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继续开展“森林十创”,大力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及森林抚育,加强名木古树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推进乡村风景林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加快庐陵赣江国家湿地公园和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年内完成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森林抚育10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6万亩,建设乡村风景林示范点110个,争创4个省级森林城市,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充分利用村庄空地栽植樟树、蜜柚等乡土树种,提升乡村绿化水平。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水清河畅。抓好青原区富田镇、安福县洲湖镇、遂川县雩田镇等3个镇和14个村的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步伐,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亩;开展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整治,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强力推进水库水质治理,实行“一票否决”,全面取缔或补签水库承包合同,全面推行“人放天养”,坚决打击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施肥养鱼等行为,确保水库水质全部达到III类以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秸秆腐熟还田、绿肥种植、酸化土壤改良培肥和绿色植保技术,全面落实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发展畜禽清洁生产和水产健康养殖,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切实降低农业生产污染;积极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畜禽养殖实行雨污分流、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与利用设施,促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严格禁止秸秆露天焚烧,保护青山绿水。
9.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办好农村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功能标准化建设,支持农村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继续稳步恢复一批群众有需求、生源有保障的农村村小和教学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挖掘和弘扬庐陵传统文化,创新地方特色文化宣传进村入户形式,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卫生计生服务,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计生管理和服务。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乡镇食品工作机构。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村低保覆盖面和保障标准,落实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电、路、通信等设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加大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力度,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凝聚向上、崇善、爱美的正能量,加大农民教育力度,提升农民素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在村级“两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监事会作用,加强村民自治,开展以村民小组或村落社区为基本单元的自治试点,调动农村各类行业协会、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三、推进扶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步伐
10.全面实施精准扶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的指示精神,针对全市贫困在库的36万贫困人口,制定分类、分批脱贫规划,确保精准扶贫覆盖所有贫困户。全面推行“核定对象、分类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精准扶贫新机制,逐户选择致富项目,安排帮扶资金,落实帮扶责任。加大各类扶贫资金整合投入,找准扶贫开发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契合点和发力点,突出“一项扶贫产业、一手职业技能、一个园区务工”的综合帮扶措施,提高扶贫到村到户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做好“十三五”扶贫调研,加强贫困人口统计监测动态管理和贫困户信息系统应用,建立贫困户脱贫台账,力争年内减少贫困人口7.2万人。
11.狠抓六大扶贫措施落实。紧抓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和省级“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将60%以上的贫困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加快解决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适度规模、梯度转移、差别扶持、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区移民搬迁扶贫,将搬迁扶贫与农村危旧房改造结合起来,融入各地城镇化发展规划,做好移民搬迁建房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妥善解决移民就业、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生活问题,完成移民搬迁1万人以上。抓好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全面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规范库区水面经营管理,确保稳定。坚持以“千村万户老乡工程”为着力点,推进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实现每户贫困户都有一项致富产业。坚守底线思维,推进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加大教育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力度,强化技能培训和务工对接,提高贫困群众低保、医保、社保等保障水平,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就业、基本生活。
12.加大干部帮扶力度。全面启动和实施新一轮定点扶贫,继续组织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到661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每个单位帮扶资金不少于20万元。坚持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并重,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规划,在引进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特色产业、科技智力扶贫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变“输血”为“造血”式扶贫。按照“缺什么、扶什么”,分户制定脱贫方案,一户一策实施帮扶,着力帮助贫困村和贫困对象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确保按期完成帮扶任务。抓好少数民族乡村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大力推广干部学用技术,提升帮扶指导能力。做好向贫困村委派“第一书记”工作,充分发挥干部驻村帮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管道”作用。
四、狠抓农村改革,创新推进农村发展
13.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和农业科技人员投身现代农业,用活用好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突出抓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出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每个县(市、区)创建1-2个精品示范社和示范农场,每个县(市、区)选择2-3家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帮扶,力争新增专业大户500家、家庭农场500家、农民合作社200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按照进度服从质量、尊重农民意愿、遵从农村实际的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年底前完成。统筹推进耕地、林地流转。加快建立覆盖所有乡镇、延伸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交易平台和信息平台,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土地经营权托管、联户经营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林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抓好安福、遂川林地流转试点工作,促进林地有序流转和富民产业开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优先对已经流转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进行立项开发;优先支持与农民建立股份合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涉农项目。
14.抓好扩权强镇试点。继续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在巩固扩大24个镇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将吉泰走廊18个卫星镇纳入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试点面。加强对下放权限的承接指导,建立健全试点镇便民服务中心和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局,确保下放权限有效承接、高效运转。切实落实财政返还、1000万元专项培育资金、建设用地指标计划单列等支持政策,保障试点工作推进。紧扣“三个二”目标,加快推进试点镇规划修编、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每个试点镇财政收入增长18%以上,建成镇区面积扩大21%以上,镇区常住人口增长20%以上。
15.统筹推进涉农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要求,推进涉农事业单位改革,转变职能,提升服务。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确保通过国家验收。积极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山塘和修建管理中的水库水资源使用权进行确权登记。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要求,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强化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运行机制,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构建新型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按照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的要求,推进农垦改革。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按照国家、省里的统一部署,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市、县两级各抓好1个试点村。
16.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各类金融机构要持续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信贷比例不减、总量增加。抓好“财政惠农信贷通”试点,加大授信投放力度,加快信贷资金落地。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每个县(市、区)引进1个村镇银行。稳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试点,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扩大政策性涉农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标准,积极发展商业性、合作性农业保险,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五、强化基础建设,提升农业发展保障水平
17.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绿色有机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乡三级监管队伍,实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治理滥用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和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确保“餐桌上的安全”。围绕富民产业和吉安特色农产品,加快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控制规范,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和生产经营行为,开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三品一标”申报论证,力争全市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以上,每个县(市、区)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个以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唱响“井冈牌”、“绿色牌”、“有机牌”,不断提升吉安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注重农产品品牌整合应用,重点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培育1-2个在全国有影响力、有核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18.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全面开展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推进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守住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红线,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3.5万亩。统筹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和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抓好各类灌区续建配套改造以及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逐步完善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确保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扎实推进19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2条中小河流治理和73座农村小水电站增容扩效改造。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推进“千吨万人”、“百吨千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解决12.88万农村居民和4.97万农村学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
19.加强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队建设,兴建一批水源工程,优化完善防汛抗旱调度方案,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抓好气象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综合观测网络,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推进水文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暴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遥测站管理维护,增强水文服务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全面推进森林防火责任体系、森林火灾预防体系、森林火灾扑救体系建设,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统筹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稻水象甲、松材线虫病、柑橘黄龙病等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确保农林生产安全。
六、强化组织领导,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20.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农业补贴落实到位。市、县(市、区)财政按照总量持续增加的要求,切实加大农村改革、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扶贫攻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富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粮食仓储建设和维修改造,落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执法、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等工作经费保障。市、县两级分别建立300万元以上井冈蜜柚产业发展基金,县(市、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以上富民产业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富民产业支持力度。严格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力度,抓好吉水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强化涉农资金监管,各类扶贫资金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1.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农技专业人员和乡土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农业大中专毕业生,每个富民产业建立一支相应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创新农技推广与服务手段,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网络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技术指导。启动实施井冈蜜柚远程技术指导试点,建立井冈蜜柚种植大户群,根据农时季节通过农业信息网、QQ、手机微信等途径,发布整形修剪、防病防虫、水肥管理等技术要领和视频演示,为果农提供实时技术服务。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技物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采取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模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技指导、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维修等定向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开展农作物耕种收及病虫防治环节农机作业示范,力争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6%。
2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和“三进三解三促”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开展县、乡两级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按10%的比例倒排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村级干部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采取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乡级普遍轮训的方式对新当选的村级“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提高素养和能力。强化农村信息服务站、农村e邮服务站等基层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健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站、组便民代办点等为民服务平台。建立基层党建项目发展帮扶基金,规范提高基层干部报酬水平,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完善村组“三资”管理,从严查处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以及侵占、截留和挪用集体“三资”等违法违纪案件。
23.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推进涉农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发挥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利用合法途径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深化农村平安建设,依法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扰乱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涉农犯罪,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4.强化“三农”工作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敢于担当的魄力、一心为民的情怀,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不动摇,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坚持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收、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在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干部配备上加大支持;各涉农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三农”工作。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的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和考核激励,把富民产业、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水资源保护等作为考核县(市、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工作先进的进行奖励,对工作落后的进行问责。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重点,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加强指导服务,努力提高新常态下“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