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农机化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农机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突出抓好关键农时、重点作物、主要环节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强化农机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努力提高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
一、 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根据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今年1-3月的购机补贴执行2013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4月1日后按照《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由当地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主要是财政、纪检监察、工商、公安等)参加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补贴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二是落实责任制。市农机局与各县(市、区)农机局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责任状,明确任务和责任。各县(市、区)要将补贴工作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三是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预算经费不少于10万元,以确保补贴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及时结算补贴资金。四是制定方案。各地要按照江西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合理、更为具体、便于操作管理的实施方案,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五是认真组织实施。要按照方案要求,严格操作程序,精心组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事服务工作,切实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和结算进度。六是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挂图、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要将农机购置补贴的具体政策内容、程序和要求宣传到千家万户。七是严肃纪律,强化监管。各地要严肃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三个严禁”和农业部“四个禁止”、“五项规定”、“八个不得”。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督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农机经销商的管理,要求他们严格按补贴程序操作,完善补贴档案资料,建立销售台帐,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反映农机购置补贴的有关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确保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公开、高效、规范、廉洁。
二、着力推广水稻机插秧、粮食机械烘干和油菜生产机械化“三大”技术
开展“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抓住集中育秧向机插秧倾斜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充分发挥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头作用,扎实抓好为机育秧、大户购机、技术指导、操作培训四个环节,确保完成省厅下达我市全年 万亩机插秧任务。同时,结合水稻机插集中育秧补助政策的实施以及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机插秧及抛秧、人工栽插的对比试验及不同品种的机插试验,有效地解决农机农艺结合问题,筛选出最佳的品种组合。推广粮食机械烘干技术,确保颗粒归仓,增产增收,努力提高粮食机械烘干水平。突破油菜生产机械化“瓶颈”技术,重点推广油菜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为我市油菜生产发展提供机械装备支撑。
三、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各地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中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水稻、油菜、果业、旱作物等建立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立一个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各县(市、区)要在4月30日前将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点、作物、面积等报送我局推广科。
四、全力组织农机化生产
在重要农时,各地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农机化生产,尤其要组织调度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积极投入到百万农机闹春耕、“双抢”大会战和秋收冬种农业生产“三大战役”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农机生产救灾预案,开展抗旱排涝、抢收抢种、改种补种、统防统治等农机抗灾作业。
五、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引导培育,大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今年,全市力争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要求每个县(市、区)新增2个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每个县(市、区)要重点规范1-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对示范合作社实行帮扶制度,由主要领导作为帮扶责任领导、具体负责人为帮扶人员,并在合作社办公场所醒目位置悬挂帮扶责任牌,公布责任人电话号码。各地要将示范合作社名单和基本情况于4月30日前报送我局管理科。市农机局选择2-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市级示范社进行指导帮扶,并积极争取列入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六、加强农机化人才培训
按照《吉安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2012-2015年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农机业务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千名农村致富能人培训工程和科技下乡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农机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县、乡农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农机手和农机维修技术人员。
七、加强农机维修中心建设
各地要依托现有的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省农机维修中心财政以奖代补项目建设,加快建立集“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要选好点,布好局,真正发挥其服务功能,解决农机维修难、服务难、难维修等问题。同时,要把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与平安农机创建结合起来,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要为平安农机创建提供优质的维修、保养服务,为农机的良好状态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今年省农机维修中心财政以奖代补项目的选点,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对有一定规模,有积极性的农机维修中心向市里推荐,市里将逐个审验查看后再向省里申报,对县(市、区)推荐不合格的维修中心,市里将取消该地的项目申报资格,将名额让给选得准、做得好的县(市、区)。
八、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理
一是加强牌证管理。规范办证程序,严把注册登记关,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考试,对培训考试合格的按时核发操作证,严禁不培训考试就收费发证,也不允许先收费后补办培训考试,一定要按规定,按要求办理。及时发放号牌,绝不允许将号码委托经销商发放。二是严禁乱收费。严禁超标准收费,巧立名目收费,搭车收费和收费不开具票据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对收取的费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做好拖拉机年检。严把拖拉机年度检验关,对参检对象做到全部上检测线检测。四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按照省农机局《关于在全省集中开展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注册登记,年检和档案管理等专项整治工作,为今后实行拖拉机报废补贴作好准备,打好基础。同时,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和隐患排查,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五是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新创建1个以上“平安乡镇”、2个以上“平安村”和1个以上平安农机专业合作社,名单于4月30日前报农机监理支队。
九、认真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
农机化统计工作是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各地要加强对农机化统计工作的领导,稳定统计人员,强化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分管领导要加强对统计报表的审核把关,绝对不能犯逻辑性错误,局长要把好总关,亲自审查,以提高农机化统计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科学、真实可靠。要按照农业部及省农机局的要求,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对统计情况进行深刻的分析,提交分析报告,并按时上报。
十、强化农机化工作的宣传
农机化工作的宣传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农机化信息的交流和宣传报道,建立相对稳定的信息员队伍。要主动找素材、做策划、写报道,及时反映各地农机化特色工作,亮点工作,典型经验。要积极在农机化导报、南方农机,部、省、市农机化信息网上,做好购机补贴政策、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动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技术推广、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理等工作的宣传,确保农机化工作和宣传两到位、两促进,实现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字、网络有篇幅的“四维”动态宣传效果,积极营造农机化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014年4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