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吉州区在2013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制定了“立项原则、奖补范围、项目申报、项目招投标、奖补资金管理、项目监理、项目验收和项目审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38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和资金安全。“六个到位”保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惠民利民,落到实处。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区乡(镇)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项目建设村推选成立了项目理财小组,各负其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强化责任意识,区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与各乡镇负责人签定了项目实施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长是项目实施第一责任人。对各项目自然村的筹资筹劳标准、“一事一议”议事程序、农民负担情况等进行严格明确,避免借“一事一议”名义乱集资、乱摊派、变相增加农民负担。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场所宣传,广泛宣传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做到政策进村,思想进户,营造全民投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复核审批到位。按照“谁积极、支持谁,谁主动、谁受益”的原则,精心筛选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申报程序完备、项目主体筹资到位,重点突出,能体现财政奖补资金最大效益的 项目,上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四是资源整合到位。按照“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资金整合原则,建立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即村民自筹一点,集体投入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财政奖补一点,争取上级部门帮扶一点。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五是督促检查到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对项目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各项目村理财小组对村民的筹资、筹劳、捐资、社会捐赠、水泥、砂石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对物资领用、资金支出进行认真记录,并适时公布,使整个工程实施在全体村民的监督下运行。项目完工后,区综改办联合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严格验收。
六是管理养护到位。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形成的资产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和养护,做到建管结合,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养护的问题。防止已建成的村级公益设施因管理不当、养护不力,建成不久即受到损害和破坏的现象发生,确保建成后的村内公益事业发挥应有效能,让农民长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