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吉州区财政紧紧围绕“工业强区、生态立区、商贸兴区”战略,主动服务“项目攻坚”,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财政监管持续深化,资金质效稳步提升。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落实三年中期预算规划编制制度,优化预算资源配置,增强预算安排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全面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区级项目库;推进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完善预决算公开常态化机制。
二是全面开展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策要求,激活沉淀的财政资金。在明确政策和工作要求基础上,对财政存量资金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统计。2017年共盘活存量资金2993万元,并将收回的存量资金统筹用于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探索“三公经费”监管新模式。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全面启动公务消费网络监管平台,全区预算单位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出国出境等公务消费行为实行定点管理、网络监控、刷卡消费及发票报账制度,公务消费单位凭消费支出明细清单、消费发票、刷卡小票“三单”合一报账,实现对单位公务消费的实时监控、在线审核,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2017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3%。
四是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监管。2017年,共组织工程预算和招标控制价评审项目198个,工程送审金额11.43亿元,评审金额9.4亿元,审减金额2.03亿元,审减率达17.8%。通过财政投资评审,节约了财政资金,加快了项目推进,切实为全区项目攻坚把好资金审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