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鲤城街道蜚山村农廉网 设置为首页 加入收藏  
吉州区农工部便民服务平台
首页 政策法规 文件规定 工作职责 办事流程 办事公开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办事流程 >> 吉州区2013年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方案
吉州区2013年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方案
来源:仙游县鲤城街道蜚山村农廉网 发布时间:2013-05-20 录入:jzngb 浏览次数:

吉州区2013年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为切实做好2013年全区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和谐秀美要求和市美丽乡村“五美”标准,以“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工作目标,以“3+5”模式为操作标准,以“一点一线一面”(一点即美丽乡村建设村点,一线即主要干道沿线,一面即区域内面上工作部署)为工作重点,实行“两个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主要干道沿线改造提升工程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着力抓好2013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点的农村清洁工程。紧紧围绕2013年度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布点到哪里,清洁工程就跟进到那里”的工作思路,同步推进全区农村清洁工程工作。为此,2013年度全区将32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其中省建点21个、自建村点11个)、兴桥镇集镇,按照统一村镇布点、统一财力支持、统一奖补标准的原则,在区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由清洁办和住建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实施。

(二)着力抓好主干道沿线可视范围的卫生保洁。要结合主要干道沿线改造提升工程,在全区着力抓好国道、高速公路、景区公路等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卫生保洁工作,重点抓好赣粤高速、105国道吉泰走廊沿线和吉福路的卫生保洁工作,努力形成主要干道沿线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基本实现主要干道沿线清洁工程工作常态化管理。

(三)着力抓好区域内面上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部署。在继续巩固提高历年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对区域内面上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进行部署,因地制宜地探索与我区实际情况相吻合,与经济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相一致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有效途径,促进我区全域内农村卫生环境有较大改善。

     三、工作重点

(一)推广“3+5”垃圾处理模式。农村垃圾处理要按照“3+5”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是城区周边条件允许的乡村,按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要求,建立垃圾收集运转网络,将垃圾分拣分类,需处理的运至区级以上垃圾处理场处理;二是条件不允许将垃圾运至区级以上垃圾处理场的乡村,将垃圾分拣分类,需处理的运至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处理;三是条件不允许将垃圾运至各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偏远乡村,可将垃圾分类后作无害化处理。无论村庄还是集镇的垃圾处理,都要按照“3+5”模式执行,坚决摈弃不分拣分类就对垃圾一埋了之或一烧了之的错误做法。

(二)抓好“三个”主体建设。搞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必须充分发挥农(居)户、保洁员(回收员)、村(居)民理事会这三个主体的作用,突出垃圾源头分类这一重中之重的工作环节,狠抓主体建设尤其是村(居)民的垃圾分拣分类工作。教育引导村(居)民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和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坚持垃圾在村(居)民家庭层面一次性分拣分类到位;认真选聘并培训指导保洁员积极做好公共场所垃圾的清扫、可利用垃圾的回收、不可利用垃圾的科学处理等工作;着力抓好清洁工程理事会建设,切实发挥其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作用,解决好有人主事、有人管事、有村规民约办事这一关键问题。

(三)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在设施上,每家农户要配齐“两桶一袋一窖(或一池)”,其中沤肥沼气池既可以是单户池,也可以是联户池或是整个村点农户共用的大型池;每个保洁员要配齐“一车一铲一钳一扫斗一扫把”等保洁用具;每个清洁工程村点要按要求设置垃圾分类棚屋和土建垃圾堆填点。棚屋要尽量利用村内现有的空闲旧房(避免人群密集之处),内置3个贴有标识、带盖的大塑料桶,用于暂时存放待处理的可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和送中转站、压缩站的等三类垃圾。外墙上要有垃圾分类棚屋标识。每个村点要选择村旁、房屋相对集中的地方(避免村口、交通要道)建造1—2个垃圾池、1个简易焚烧池或建造1个较大的垃圾、焚烧组合池。对于村镇人流量比较大的公共场所或村内休闲场所,也要放置垃圾分类桶,便于过往行人分类投放垃圾。保洁员要坚持定期分类处置桶内垃圾,定期对棚屋及其设施进行清扫消毒,确保卫生和安全。能建宣传栏的尽量建宣传栏,保洁员职责、理事会职责等制度要上墙,要制作宣传牌,要公布卫生评比结果。兴桥镇、曲濑镇、长塘镇、樟山镇等建垃圾中转站,将经过分类处理后的垃圾通过中转站运至市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中心设施包括:一个科技环保型焚烧炉、一个垃圾分类棚屋、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垃圾烘干棚屋、一个较大的沼气池、一至二辆机动装运车,并配齐必要的环卫人员。中心及其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要事先报环保部门审批,在住建和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按无害化技术标准严格进行,经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完善垃圾回收网络。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的原则,加快农村垃圾回收网络建设,确保在村镇一线工作点有定点定期与保洁员联系和交易的供销回收人员,乡镇一级有上连区、下通村的可利用垃圾回收机构,区里有再生资源回收股份公司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各级回收站点要定期公布可利用垃圾回收价格,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及时回收各类垃圾,并努力形成可利用垃圾回收加工产业链,使分类回收的可利用垃圾能够便捷、高效、规范、环保地进入加工利用环节。对于废弃电池以及玻璃陶器制品、小塑料袋、化纤类衣帽鞋物等回收成本高于再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要想办法予以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五)实行长效有序管理。乡镇已成立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所,已配备(或聘请)相应的工作人员,要负责全乡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日常管理。村“两委”成员要实行责任包干,对村点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监管。村点理事会要及时组织村民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文明户评比办法,不定期检查保洁员工作及农户的垃圾分类、室内外卫生保洁,并对农户垃圾分拣分类和保洁工作进行评比和公布。农村集镇也要参照村点的做法,在居民理事会监管下有序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各项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深入宣传,典型带动要加强宣传教育,层层进行动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增强村民居民环卫意识,激发他们净化洁化美化家园的热情;通过民歌、童谣、漫画等方式,将“3+5”操作规程形象地表现出来,把日常生活中可能涉及的生活垃圾物品种类列出来,让村民居民一看就懂、容易接受;通过领导包片、部门帮扶、干部驻点等形式,对村民居民开展面对面的教育、手把手的传授,把道理讲明、标准讲透、方法讲清,进一步提高他们无害化处理垃圾的操作水平。新闻媒体要深入农村清洁工程村镇,深入村民居民,策划推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鲜活经验和感人事迹,以身边的典型、身边的变化,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热情支持参与农村清洁工程的积极性。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市区为主、省市奖励、镇村共担、农(居)户适当出资”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农村清洁工程资金投入。每个省级点补助农村清洁工程资金2万元,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按5:1:4的比例分担,即省级财政补助1万元、市级财政补助2000元、县级财政投入不少于8000元。每个自建点补助农村清洁工程资金1万元,由市、县(市、区)两级按1:4比例分担,即市级财政补助2000元、县级财政投入不少于8000元。上述清洁工程各级分担资金均不包括在省级点3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和自建点16万元财政专项资金之内,专项用于农(居)户、村级、农村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乡镇也要根据财力状况,安排一定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村点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用工,由本村村民投工投劳解决。保洁员的工资报酬及村点垃圾无害化处理清运板车等工具的购置费用,通过“政策资金扶一点、财政资金补一点、农民自筹拿一点、社会捐赠帮一点”等方式进行解决。

    (三)完善机制,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推进机制。要在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由清洁办抓总,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挂美丽乡村建设点的部门、单位具体抓好所挂村点的清洁工程。环保局要抓好垃圾焚烧炉的选址、封存垃圾的标准化规范,以及焚烧垃圾的标准化操作控制等;建设局负责乡镇集镇清洁工程的组织实施;教育局要管好农村中小学的清洁工程;供销社要管好可利用垃圾的回收和封存垃圾的处理;卫生局要管好农村医疗机构的卫生和医疗垃圾的处理等。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实行“条块结合”,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亲自解决重大问题,并责成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督促有关部门全力配合,从而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强大工作合力。

    (四)制定方案,做好考评各乡镇、各职能部门会同清洁办认真制定方案,方案要贯彻“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真正做到目标明确到村,时间明确到月,责任明确到人,奖惩明确到单位。组建联合督查组,采取定期、定向、随机等方式,深入农村清洁工程村镇开展积极有效的督查指导,以及时掌握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科学推动工作。切实杜绝违背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政府包办代替搞形式主义、不实事求是做表面文章等不良倾向。继续实行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清洁工程一票否决制,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年度考核不过关的乡镇,不能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美丽乡村建设点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年度考核不过关的村点,取消该点帮扶单位评比资格。考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考评实行百分制,凡考评分值达到90分(含90分)以上的,视为考评合格;低于90分的,视为考评不合格。根据考评结果,评选出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乡镇2个,先进自然村4个。

[关闭本页]
仙游县鲤城街道蜚山村农廉网 主办单位:中共吉安市纪委、监察局 承办:吉安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
电话:0796-8222411 邮箱:sjwlzs@jian.gov.cn
技术支持: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010-8280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