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性病害是中稻和晚稻常发性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优质稻各种品种面积的扩大,中稻面积的增加,稻曲病的发生、发展危害日益严重。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山区丘陵明显重于平原地区,对产量影响一般为10%—40%,因品种而异。
病菌主要在抽穗杨花期侵入,危害谷粒,初见颖谷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状物,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颖壳,造成稻谷呈豆鼓状性状。初期为黄色,后期为黑色。比健谷粒大3—4倍,为墨绿色,表面平滑,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粉末。
病原菌特性:稻曲病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低于13℃或高于35℃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菌核萌发产生子突变的最适温度为26—28℃,发病期主要在8月底—9月中旬。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在草里、病粒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气流和水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
侵染时期:水稻抽穗期水温适温,多雨天气则易发生此病。施肥过多(特别氮肥过多)、生长嫩绿、晒田过迟的水稻易发此病。稻曲病发生轻重与品种抗性和水稻破口期降水关系密切,一般水稻破口期降水多有利发生危害。
防治方法:此病以预防为主,最佳时机是全田禾苗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剑叶,距出穗时间5—7天左右进行打药,每亩用50%氟环唑悬浮剂15—20ml,或75%肟菌脂、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15g,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0ml等农药喷雾防治。喷药时添加适量渗透剂涂油机硅等助剂效果更明显,水量要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