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鲤城街道蜚山村农廉网 设置为首页  
·吉安县
首 页 工作动态 农廉要闻 政策法规 强农惠农 农经服务 经验交流 宣传教育 诉求反馈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宣传教育 >> 倾情献余热晚岁焕春晖——记县“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刘来兴
倾情献余热晚岁焕春晖——记县“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刘来兴
作者:仙游县鲤城街道蜚山村农廉网 发布时间:2017/9/22 编辑:吉安县管理员 录入:吉安县管理员 浏览次数:

有人说:“人有两根脊梁,一根是与生俱来的,一根是精神的,只有两根脊梁都直,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被评为“省优秀报告员”的刘来兴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相貌平平,中等偏瘦身材,衣着朴素。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老党员、老教师,用夕阳的光辉妆点了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舞台,用无私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

倾心教育事业不遗余力

刘来兴出身在一个红色家庭。爷爷是大革命时期红军独立团战士,父亲是当地出了名的劳模,出席过省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外祖父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烈士……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便播下了革命红色种子,从小就立志要向爷爷、父亲、外祖父学习。

刘来兴23岁踏上讲台,2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热爱工作、热爱学生,从普通教师到担任校长职务,始终没有离开讲台半步,他关爱学生、尽心尽意为学生办事,他常说:“不真情实意关爱学生的成长,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1996年被任命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不久,又受聘担任市政府兼职教育督导员。

退休后,县关工委聘请他为“五老”宣讲团成员,主要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讲授革命思想,他欣然接受了。

进入宣讲团后,他虚心向其他成员学习,认真思考分析当前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并与关工委领导交谈自己打算宣讲的主题内容,听取其意见。他每写一篇讲稿都能做到以党的优良作风熏陶感染青少年,以长者的慈爱之心温暖帮扶青少年。多年来,他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兢兢业业参与关工委的一切活动;有时安排他到偏远山村的学校去讲课,或者碰上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从不借故推诿,总是高高兴兴接受任务、认认真真完成任务。

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工作,主要是对学校学生和社会上的青少年做教育辅导,从事学校教育工作38年的刘来兴,对这项工作情有独钟。尽管他身体不太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但从未影响他在关工委的工作,他把“五老”宣讲团事业看作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延续,所以不遗余力的干下去。

倾情红色基因坚持不懈

近几年,关工委“五老”宣讲团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向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宣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党史等。刘来兴认为在弘扬我党我军好传统好作风的宣讲中,要尽量结合真实故事来讲,而且要做到主人翁“地方化”,使听众坐得住、听得进,真正在精神受到洗礼。

刘来兴懂得针对不同层次的听众,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他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书籍,寻找资料,尤其是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别人看电视、搓麻将、甩扑克,他却进书店、图书馆,托朋友想办法寻找资料,大量阅读中共党史方面的书刊和地方志等。同时自己花钱购买《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中国共产党江西史》等书籍,坚持不渝勤学苦研。几年来,他摘录史料和革命故事的笔记就有好几本,笔记里记录了吉安地区160多位开国将军和上千位革命先烈的事迹。为讲好每一课,他还不辞辛劳深入实地取得第一手资料。比如讲《全家革命,一门忠烈》,他专门到曾山同志故乡找人访谈,翻阅村史。为求得准确的事实和数据,往往翻查多种资料加以比照、研究,常常一坐下来就几个小时,弄得头晕眼花、腰酸背痛。

有一次在万福中学宣讲时,天气很热,礼堂里坐着1000多位学生,一个多小时过去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迟迟不肯离去,他们深深被老一辈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所感动。在城关中学、文山学校,刘来兴讲余秋里、曾山为革命和共和国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向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灵魂深处受到很大震动。尤其是听到余秋里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贵州德章战斗中被打断左臂,拖着皮吊骨的断臂,九死一生坚持走完长征路的故事,深深被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斗争精神所感染,不少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许多同学在日记或作文中表示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当好红色接班人。

八年来,刘来兴就是这样结合当前形势和主题,向青少年和广大群众宣传老一辈的革命丰功伟绩和红色斗争故事,坚持不渝地传承红色基因,为“五老”宣讲团赢得了荣誉。刘来兴真可谓是“倾情献余热,晚岁焕春晖”,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戴瑞吉)

[关闭本页]
仙游县鲤城街道蜚山村农廉网 主办单位:吉安市仙游县鲤城街道蜚山村农廉网监管中心 承办:吉安市农业局
电话:0796-8213456 邮箱:jasnjzliuzhan@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010-8280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