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早稻在插秧后两周到一个月,容易出现缺锌症状,最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叶片上出现棕色锈状斑点,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约1~3毫米,严重时形成棕色条纹。随后,新抽出叶片基部失绿褪色,继而全叶失绿褪色,上部叶片变窄,中部叶片又出现棕色斑点,逐渐形成棕色条纹,最后焦枯。水稻缺锌,植株矮小,分蘖降低,根系短小,生长成熟延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施锌技术:
1.锌肥基施在犁田时,有针对性地每亩用硫酸锌1~1.5公斤与其他肥料混匀,一同撒施,作为基肥。
2.秧田喷施水稻移栽前3~4天,每亩秧田喷洒0.5%的硫酸锌水溶液50公斤,不仅能有效地防范移栽后出现缺锌现象而僵苗,而且可增强移栽后秧苗的御寒能力。
3.锌肥沾根水稻移栽时,事先配好0.5%~1%的硫酸锌水溶液,将好的秧把洗净后投入溶液中浸泡1分钟,浸毕即插。用肥经济,效果显着。
4.叶面喷施水稻移栽后,一旦出现缺锌症状,应及时喷施0.2%~0.3%的硫酸锌水溶液,每亩每次喷50公斤,连续2次,间隔为5~6天。锌肥与磷肥结合使用,防治水稻僵苗,促使早分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