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组织民兵分队随时准备投入辖区山火扑救行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案。
一、灾情分析
辖区以山地、丘陵地居多,植被茂盛,林木丰富。春夏雷电频繁,秋冬气候干燥,极易因扫墓、雷击、耕种等原因引起火灾。
二、决心
随时听从上级号召,一旦灾情出现,及时组织民兵投入扑救行动,坚决扑灭山火,控制灾情。
三、力量编组
镇成立扑救山火行动分队,主要以基干民兵为主,吸收部分普通民兵参加。下设指挥组、扑救组、保障组。其中分队长兼指挥组组长由唐小兵镇长担任(联系电话:13879602938)。副分队长兼指挥组副组长由京三水担任(联系电话: );指挥组由分队长、副分队长和扑救组组长京三水、保障组组长周海平组成,主要负责扑救行动的人员召集和行动指挥;扑救组组长由京三水担任(联系电话: ),组员有周根仔等40人组成(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件一),下设3个小组,主要负责控制火势和灭熄火种;保障组组长由周海平担任(联系电话:13755421075),组员有姚佳佳等6人组成(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件二),下设运输小组、医疗小组和给养小组,配备运输车1台(车号: )、司机名1(周云根)、医护人员名2(镇卫生院落实),主要负责行动中人员和物资输送、医疗及给养保障工作。
四、行动计划
1、当北岭山发生火灾时,由指挥组率扑救第一、第二小组、保障第小组共33人行动。携带拖把20把、砍刀10把、手电筒33把。全体人员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镇政府集合。采取统一坐车的方式,沿泥田至北岭路线开进。当火情较大时,加强扑救第三小组、保障组共10人。到达现地后,根据指挥组明确的方案,各组迅速展开行动;
2、当同江山发生火灾时,由指挥组率扑救第一小组、保障小组共18人行动。携带拖10把、砍刀5把、手电筒18把。全体人员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镇政府集合。采取统一坐车的方式,沿岭口至同江路线开进。当火情较大时,加强扑救第二、三小组、保障组共25人。到达现地后,根据指挥组明确的方案,各组迅速展开行动;
3、当其他山发生一般火灾时,由指挥组率扑救第一小组15人行动、保障组共15人行动。携带拖10把、砍刀5把、手电筒15把。全体人员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镇政府集合,采取统一乘车的方式到达现地后,根据指挥组明确的方案,各组迅速展开行动;
4、参加县人武部统一行动时,按上级通知执行。
五、有关保障
1、通信保障。人员召集、行动指挥及请示报告等主要以制式通信(固定电话、手机)为主,简易通信(手旗、手提式喇叭)为辅,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有关通信工具和通信方式由指挥组负责保障和确定;
2、运输保障。行动中,如距现场路途较近或道路不便车辆行驶时,人员及个人携带工具由个人自行解决(徒步或骑乘摩托车)。如距现场路途较远,道路方便车辆行驶时,由保障组负责队员和物资往返输送。
3、医疗保障。行动中,队员如受轻微划伤、扭伤或烫伤,以自救互救为主,如伤势较重由医疗小组负责救护。所需包扎、固定等急用药品和器材由医院(卫生所)负责提供。
4、工具保障。民兵携带的扑火工具由个人负责保障(具体按召集通知执行),制式救火工具及照明、指挥工具由镇人武部负责保障。
5、给养保障。如救火时间较长,队员需要就餐时,由指挥组负责协调就近村(店)制作(购买,给养小组负责前送。
6、经费保障。抽需费用由镇政府负责保障。
六、要求
1、指挥组行动前要认真研究地形、火情,搞清灾情面积、现地植被茂密程度、进出道路状况和当日风势、风向,根据情况迅速确定参加救灾人数、工具和民兵投入的位置,并采取最简捷最有效的手段落实救灾人员、工具。行动中要时刻注意风向,严密组织指挥,及时请示报告,务必确保队员自身安全,及时有效控制灾情。
2、全体参战民兵必须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强化命令意识,服从组织指挥。接到上级召集通知后,按规定着装(戴帽、着长袖长裤、穿胶鞋,携带指定工具),在最短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信合。行动中,要英通顽强,听从指挥,并时刻注意自身安全。
3、每次行动时,指挥组都应根据灾情可能扩大的实际准备好预备队,预备队原地待命,随时准备加入行动。
附件一:《扑救组人员编成表》
附件二:《保障组人员编成表》
吉水县盘谷镇人民武装部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