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党支部:
根据《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吉水组字[2014]5号)的通知精神,为了切实加强我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规范化建设,确保现代远程教育发挥作用,现就我镇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规范化建设通知如下:
一、规范场所建设。大力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按照“十有五防”(有固定用房、有遮光窗帘、有稳定交流电源、有足够的桌椅、有电视机专用柜、有声像资料保管柜、有学习内容预告牌、有规范地标志牌、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规范地活动记录本;防尘,防潮,防雷,防火,防盗)标准要求,根据站点基础条件状况,按照三类不同的硬件标准建设。
1.示范型站点。达到内外部环境好,培训室面积60m2以上,桌凳标准统一规范能坐50人以上,站点开通光纤或接入宽带上网、线路流畅,配置电脑、投影仪(或液晶屏)、音响设备等;
2.标准型站点。培训室面积达到50m2以上,桌凳标准统一规范能坐30人以上,站点开通光纤或接入宽带上网,线路通畅;
3.合格型站点。培训室可因地制宜设在会议室等地,原则上要求能坐20人以上,站点开通光纤或接入宽带上网,线路通畅。
二、规范站点管理。各村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将远程教育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或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计划、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落实到位。有关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作用发挥较好。各终端站点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安全防范、操作使用、运行维护以及节目收看、信息反馈等制度健全,接受群众监督。
1.管理员职责明确。站点管理员和有关责任人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站点培训工作流程、培训计划详细规范。示范型、标准型站点各项制度要求上墙公示,合格型站点要规范装订存放。各村也可根据站点建设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制度具体的规章制度。
2.档案资料完整齐全。每个终端站点的远程教育学用情况记录薄纪律详细真实,完整规范。有学用积分管理牌和一条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
3.人员配备、培训到位。每个终端站点均配备管理操作员、设备维护员和教学辅导员。管理操作员可兼职,设备维护员可同时负责多站点,教学辅导员可由乡镇干部、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种养殖致富带头人等担任。管理员整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示范型站点管理员要经过市级以上集中培训和考核,标准型、合格型站点管理员要经过县级以上集中培训和考核。
4.站点设备管理规范。站点设备功能完备,运行状况良好,管理严格、规范,无私借挪用现象和被盗、人为损坏等责任事故。设备维护保养及时,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排除。示范型站点实行散开式服务,每天至少安排一名村干部值班,保证活动场所每天向群众开放。标准型、合格型站点每周定期开放两天以上,并实行预约服务,随时满足党员群众学习需要。
三、规范学用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的要求,结合党员群众生产、工作和生活需要,按照集中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原则,认真制订、编排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内容和方式,做到因时、因地、因材、因需施教。教学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考勤严格,党员、干部、群众参学率高。
1.保障集中培训时长。示范型站点每月集中培训部少于2期,标准型站点每季度集中培训不少于3期,合格型站点每季度集中培训不少于2期。参学党员人数不少于站点所在地党员的三分之二。示范型、标准型站点建立重点培训对象库,对象库有具体的帮扶计划;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讨论、有辅导,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2.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大力推行“站点+产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扎实开展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实践。示范型站点建立2个以上培训示范基地、20户以上学永示范户,有学用成果转化产业规划(示意图上墙);标准型站点建立1个以上培训示范基地、10户以上学用示范户,有学用成果转化产业规划(示意图上墙);合格型站点要立足实际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和示范户。
3.注重学用成果转化。依托当地产业协会、党员示范户、种植养殖示范户成立互助小组,结成帮扶对子,大力推广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同时,依托各级涉农部门,邀请专家现场实践培训,并组织群众到示范基地实地参观学习,面对面指导,租金学永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学用”转化,党员群众对示范型站点的满意率在90%以上、对标准型站点的满意度在80%以上、对合格型站点的满意度在70%以上。
中共双村镇委员会
2014年4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