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田镇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几点建议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其目的是要充分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城乡和谐进步。就深化农村改革,提几点建议:
一、注重服务,改革对乡镇工作考核体制
现在乡镇工作多、任务重,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没有完成招商指标可能要扣分,像计划生育等工作还可能会被一票否决,因此消弱了“为民提供更好服务”的精力。只有改革乡镇考核体制,少给基层下达指标,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可吸收群众参与,采取村民问卷或给村民打电话的考核方式,让村民认可的干部评为优秀干部,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的引导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农村经济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乡镇应该本着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前提,依托本地的传统产业发展新型农业,把本地特色小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农业产业化,而不能一刀切的要所有乡镇发展上面指定的一些不太适合本地环境的农业产业,使农村经济发展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三、以人为本,加快城镇化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加强圩镇建设,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圩镇的建设最好尽量保持本镇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深化“扩权强镇”改革,给与重点镇更多、更高一级的权限与扶持,增强其自我的建设。
四、加快规范流转,提升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改革,有利于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农民从土地转让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可以从下面几点加快、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农民的收入:一是农户互换土地,以满足各自的需要;二是农户出租土地,提高土地的效益;三是农户拿地入股,推进农业现代化;四是建立农地市场,促进产权的交易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农地性质“三不变”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农村土地改革的新路子。
五、顶层设计,改革乡镇财税体制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乡镇财政要改革。从目前乡镇财税体制,乡镇政府基本上没有直接的收入来源,改革缺乏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一系列政策都难以实行,更别说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所以要加快建立完善乡镇财税保障体制。
六、注重民生,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一是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尤其是向贫困山区倾斜,完善办学条件,建设教师公寓;二是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和完善小学办学规模和布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三是上级教育部门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教育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应该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加强社会公益资金的投入力度,只有让社会上的公益资金参与乡镇的教育事业,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事业改革。
中共螺田镇党委员会
螺田镇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