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党支部、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
近年来,全镇上下为提高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创新举措,做了大量工作,安全感取得了全县靠前的可喜成绩。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加强平安吉水建设,夯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政法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凝聚各村(居)委会、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施策,全面加强政法综治各项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对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突出问题进行集中、全面、彻底的整治,为实现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积极努力,确保我镇今后的治安刑事案件、各类矛盾纠纷数量显着下降;非正常访、越级访、集体访数量大幅度下降;矛盾纠纷调处率上升;
确保五个不发生(不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事件、不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严重危害群众安全感的重大治安问题、不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群死群伤事故、不发生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案件)。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数和群众满意度排位力争进入全县前列。
三、组织机构
按照县里要求,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迅速掀起我镇提升工作高潮,镇里成立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群众满意度工作领导小组。
由党委书记王家裕任组长,镇长李晓跃、党委副书记宋曙光、武装部长肖卫龙任副组长,各镇直单位负责人和各支部书记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由宋曙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
四、主要措施
(一)压实各级责任,打造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
1.层层落实责任。各村(居)委会、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意见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将任务分解到村组(社区)和蹲点干部,各部门单位要将责任压实到每个干部,并协助全镇做好公众安全感提升工作。通过压实各级责任,形成以政法综治队伍和群防群治力量为主干,各部门单位、村(居)委会全力协作、共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2.及时安排部署。近期,组织召开全镇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工作动员大会,各村(居)、部门单位要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层层宣传发动,将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全面掀起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工作的高潮。公安部门要及时部署做好打击整治、巡防等专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司法所要选择重点,组建宣传队伍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
3.认真做好测评准备。各单位、各村(居)委会要落实好本单位(村、居)干部职工固定电话责任的同时,认真完成好社会固定电话用户走访的包干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1.加强媒体宣传。结合全县开展“和谐平安吉水行”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展示我镇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的突出成果;及时向各级新闻媒体选送我镇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及成果,以提高政法综治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率和公信力。
2.扩大户外宣传。要在交通要道和圩镇张挂标语横幅、设置宣传牌;在圩镇采取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开展政法综治宣传活动,通过“以案说法”、成效展示等形式宣传打击成效,同时,解答群众对法律、政策的疑问,提高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3.进村入户宣传。由镇综治办牵头,司法所具体负责。组织有一定演讲水平和法律素养的人员组成法制宣讲团,到全镇各村(居)巡回宣讲,结合开展“干警大走访、执法大监督、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全镇上下积极参与提升活动,形成浓厚氛围。
(三)注重打防并举,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
1.开展“严打”专项行动。由镇综治办、派出所牵头,开展“打盗抢、扫黄毒、治乱点”秋冬行动。对暴力犯罪、“两抢一盗”、街头斗殴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厉打击,露头就打,决不手软。近期尤其要针对茶楼、街头巷尾和圩镇等地方的赌博行为及打架斗殴进行专项整治,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群众满意度。
2.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管理。由镇综治办牵头,组织派出所、文化站等相关单位重点对公共娱乐场所、企业及周边环境、校园及周边环境、集贸市场等地开展专项整治;由派出所、民政所、卫生院和相关村(居)等部门负责,加强精神病人的收治和管理;由司法所负责,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由派出所负责,计生办配合,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和服务;由派出所负责,居委会配合,强化对长期包租、昼伏夜出、无固定收入等人员的日常监管。
3.加强专职巡防工作。通过责任民警、巡防队员日夜不间断巡逻巡查,提高见警率,预防和减少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让人民群众随时感觉到警察就在身边,提升公众安全感。
4.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根据“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实行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排查,村(居)每周,镇里每半月组织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及时落实调处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及积案、要案,要以领导包案、信访甄别为重点,消化要案、积案存量,要以用好疑难救助资金为推手,化解信访难案。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防止矛盾激化,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取信于民、赢得民心的纽带。
(四)努力提升服务,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
1.深入开展“三百”活动。以“三进三解三促”活动为契机,政法系统继续深入开展“走百里路、访百村民、连百家心”“三百”大走访活动。要求派出所、司法所近期走访群众100户以上,每个干警走访25户以上。在大走访活动中做到“五个一”,即做一次沟通问候工作、发一封公开信、发放一份问安于民的问卷调查表、发放一张警民联系卡、征集一次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全镇干部对辖区固定电话用户开展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实行分片负责,包户落实责任制。
2.提升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改进服务,政法干警要主动下沉,分片包干,担任村(居)法治协理员或法制村主任,要做司法工作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情民意的传递员。同时,积极构建“马上就办”工作体系,既要注重破大案,更要全力办小案,加快案件的侦破速度,加大案子的执行力度,把群众的需求、群众的意见放在第一位,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功夫去提升服务,让群众满意。
(五)深化平安创建,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1.严格要求,全面深化。按照《关于深化“平安吉水”建设的实施意见》(吉办字[2013]93号)文件要求,全面深化创建工作,使今年年底70%以上的村组户实现平安创建目标。
2.树立典型,打造亮点。
(1)抓好平安村组户创建。全镇年内打造3个以上示范点,在10月底前,按照创建标准抓好白沙村的平安创建工作。
(2)抓好平安社区创建。在9月上旬前抓好社区的平安示范点创建工作。
(六)努力增加投入,为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进一步树立保平安的理念,不断完善人员经费保障,全力确保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工作有效实施。全镇将挤出一定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各项工作开展。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此项工作是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为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高政法部门满意度、扩大政法综治工作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各村(居)委会、部门单位要从讲大局、讲政治、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摒弃厌烦、敷衍思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居)委会、部门单位要严格做到人员到位、措施有力、工作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努力实现全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的满意度全面提升。
中共白沙镇委员会
白沙镇人民政府
2013年9月3日
|